2月4日,我國首個國產自研飛機金屬材料檢測實驗室在烏魯木齊南航技術分公司新疆基地正式建成。該實驗室采用國產第三代國儀鎢燈絲掃描電鏡設備(國儀量子鎢燈絲掃描電鏡SEM3200),在不拆解核心機械部件的情況下,可以把飛機內部的微小顆粒和碎屑進行30萬倍電子放大,快速了解飛機的健康狀況。這不僅是民航業內首次在該領域使用國產自研高精尖檢測儀器,同時也打破了西方長期以來的技術壟斷,提升了航班運行安全。
與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類似,飛機上的滑油流同樣會流經飛機內部的多個重要機械結構。南航技術分公司新疆基地技術培訓室工程師呂首杰介紹:“該實驗室通過對飛機‘血液’內的細微金屬顆粒的尺寸、形狀及表面特征形貌進行分析,從而確定磨損、剪切、斷裂等成因,并使用能譜儀分析合金的各類金屬組成比例,判斷碎屑具體來源,綜合檢測結果,快速了解飛機的健康狀況”。
實驗室建立之前,飛機的金屬碎屑要運送到幾千公里外的廣州、北京等地進行檢測,整個過程將耗時2天,隨著實驗室投運,工程師在3個小時內就能獲取詳細的檢測報告。
針對飛機健康監控,南航還有多種“黑科技”,比如基于大數據的南航“天瞳”系統,工程師在地面就可以對飛機進行實時跟蹤,獲得各系統狀態多種參數,針對不同參數給出方案,提高維護效率,并通過大量歷史數據進行分析預判,找出關鍵部件的發展趨勢,提前發現問題,進行預防性維護;維護人員還能運用AI人工智能設備,定期對飛機進行孔探檢查,使用內窺鏡探測飛機內部結構,判斷內部扇葉等結構是否存在問題,并借助人工智能設備自動判斷測量損傷,減少人工孔探的誤差。
高效高質交付,助力實驗室快速投運
通過掃描電鏡檢測飛機金屬碎屑,對于分析失效機制、指導維護和材料優化等都有重要作用,是保障飛行安全的一項關鍵技術。
南航工程技術分公司新疆基地材料檢測實驗室中的國儀量子鎢燈絲掃描電鏡SEM3200
多年來,南方航空新疆分公司把安全飛行和優質服務作為實現騰飛的雙翼,已實現安全飛行69周年。為保障今年春運期間運輸安全,材料檢測實驗室的建設時間緊、任務重。2023年11月底,國儀量子電鏡團隊在接到任務后與客戶緊密協同,在一個月內完成了電鏡的高質量交付,助力檢測實驗室快速投入運行。
2024年1月8日電鏡交付安裝:
1月12日至25日運行發動機金屬檢測方法驗證;
1月26日,在疫情后的首個春運啟動時刻,南航新疆基地已具備隨時進行發動機金屬檢測的硬件條件和軟件技術儲備,全力保障2024年的春運安全。
高性能、通用型!鎢燈絲掃描電子顯微鏡SEM3200
SEM3200是一款高性能、應用廣泛的通用型鎢燈絲掃描電子顯微鏡。擁有出色的成像質量、可兼容低真空模式、在不同的視場范圍下均可得到高分辨率圖像。大景深,成像富有立體感。豐富的擴展性,助您在顯微成像的世界中盡情探索。
應用案例
原文部分轉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新疆頻道
原文標題:我國首個國產自研飛機金屬材料檢測實驗室在疆投運
記者:李亞楠
原文鏈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7335339/7171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