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官方微信

首頁  >>  新聞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總市值超9400億!歷史罕見!中國A股傳感器股票全
線上漲無一下跌

發布時間:2024-9-29     來源:傳感器專家網    編輯:衡盛楠    審核:張經緯 王靜

今日(927日),中國A股全線飄紅,截止收盤,上證指數收漲2.88%逼近3100點,深成指漲6.71%,A股全天成交1.46萬億元,創近3年交易額新高。

暴漲的交易量也令上海證券交易所系統出現故障,在上午一度鎖死——股票無法買入賣出,上交所因此發布公告稱,由于大量投資者集中涌入,導致股票競價交易系統出現異常,該交易所在第一時間就相關情況進行排查,不久后得到恢復。

截止27日收盤,據相關金融機構統計顯示,中國A股全股票中,共有5226只股票上漲,96只股票下跌。其中,138只漲停股、3只跌停股。

具體到中國傳感器產業鏈,70只傳感器核心產業鏈企業中,全部上漲,無一家傳感器上市股票下跌——歷史罕見。70只傳感器股票平均漲幅5.77%,總市值達到9453.23億元,而漲幅TOP 10傳感器股票的平均漲幅達到8.65%。

細分來看,國產汽車傳感器企業開特股份收盤報漲10.07%,領銜中國A股傳感器股票,市值17.05億元。

此外,漲幅前10的傳感器產業鏈股票有:航天機電漲9.46%,市值96.23億元;和林微納漲9%,市值29.58億元;云里物里漲8.92%,市值10.35億元;萊賽激光漲8.8%,市值8.16億元;納芯微漲8.79%,市值141.1億元;韋爾股份漲8.44%,市值1190.26億元;安科瑞漲7.94%,市值37.94億元;奧迪威漲7.55%,市值19.31億元;三諾生物漲7.49%,市值153.88億元。


中國傳感器產業鏈股票全體上漲,歷史罕見,除與大盤動向有關外,也展現了資本對中國傳感器產業的看好。

為什么中國A股出現歷史性上漲?

昨日(926日)晚間,我國最大的證券機構之一——中信證券,發布僅有一個字的分析文章——《干》,闡述了:

今天,9月政治局會議較為罕見地分析了經濟形勢,國之命脈,涉及財政、貨幣、資本市場、就業、民營經濟等多領域政策。

下午開盤,大盤全線拉升。30個中信一級行業全部上漲、個股幾乎全線飄紅,超百股漲停!

是信心,也是心氣兒的回歸。信號是明確的,總結起來就一個字:干!

 

文中,中信證券也附了一份《2024最新績優超跌百強股》名單,績優超跌股指業績優良、市場表現優異,但近期股價過度下跌的股票,其中,傳感器產業鏈企業中,汽車傳感器公司開特股份、CMOS圖像傳感器公司格科微入榜。

在今天的漲勢中,開特股份股票漲幅達10.07%,格科微漲幅4.23%。



開特股份是國內知名的汽車熱系統產品提供商,主要從事傳感器類、控制器類和執行器類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據開特股份2024上半年財報顯示,企上半年營收3.47億,同比增長21.28%,扣非凈利潤5326萬元,同比增長12.46%。其業績增長最主要的原因是:2024 年上半年我國汽車產銷量持續增長,公司主要客戶的產銷量增加(主要是公司第一大客戶比亞迪銷量的增長,帶動公司銷量增長)。


▲來源:開特股份

格科微是中國三大CMOS圖像傳感器企業之一,格科微2024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 279,006.67 萬元,較上年同期上升 42.9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748.95萬元,實現扭虧為盈(同比增長439.42%)。

消費電子業務復蘇,尤其是來自智能手機業務的增長,是格科微上半年業績暴漲的關鍵因素。


來源:格科微2024年報

20213月,十四五規劃發布,將智能傳感器重要制造技術——MEMS(微機電系統)工藝,寫入【科技前沿領域攻關】技術項目中。

同時,將傳感器與高端芯片、操作系統、人工智能關鍵算法等并列,作為我國建設數字經濟的關鍵領域。



來源:十四五規劃

進入十四五規劃經濟時代,我國對傳感器產業的重視程度明顯提高,傳感器產業發展提速。

據相關數據顯示,中信證券、中金公司是中國A股市場股權承銷規模最大的兩家券商,中信證券、中金公司等國內頭部券商,均發布研報,看好國內MEMS及智能傳感器產業。

中信證券:在自主可控疊加政策助力下,國內MEMS廠商有望突圍,未來成長可期

過往經驗顯示,技術浪潮是MEMS需求的最大推動力,我們看好新技術、新功能、新場景等對MEMS傳感器需求拉動作用。國外廠商由于起步較早,目前,占據了全球主要的市場份額。但MEMS傳感器行業屬性為國內企業追趕提供了契機。如個別細分領域,國內廠商通過持續加大投入、加強自主創新,在全球廠商排名中位次不斷提升,印證國內廠商有潛力與國際老牌廠商同臺競技。我們認為,未來,在自主可控疊加政策助力下,國內MEMS廠商有望突圍,未來成長可期。

歷史悠久,技術集成程度較高。

MEMS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是微型機械加工工藝和半導體工藝相結合的工業技術。MEMS產品主要分為傳感器和執行器,應用從起初的加速度計、壓力傳感器持續拓展至汽車、醫療、航空、消費電子等領域,產品日益豐富。MEMS產業鏈主要包括設計研發、生產制造、封裝測試、系統應用,作為微電子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多學科交叉的前沿技術領域,涉及IC技術、傳感技術、計算機技術、無線通信等技術,技術集成程度較高,對多學科、多因素的相互理解對于研發十分重要,是典型的技術、資金及智力密集型行業。此外,MEMS器件制造工藝更偏定制化,一種產品,一種工藝。

優勢顯著,應用場景十分豐富。

相比傳統的機械傳感器,MEMS傳感器具有微型化、重量低、功耗低、成本低、多功能等優點,同時,可通過微納加工工藝進行批量制造、封裝、測試,優勢顯著,廣泛應用于汽車、消費電子、工業、醫療、航空航天、通信等領域。從市場空間看,據Yole統計,2022年全球MEMS傳感器規模約145億美元;據中商情報網統計,2021年國內MEMS市場規模超800億元,若按國內占比超50%計算,國內MEMS傳感器空間也十分廣闊。

前景廣闊,技術浪潮助推需求。

每一輪技術變革都會創造全新的需求,這對MEMS傳感器也適用,過往經驗亦顯示,技術浪潮是MEMS需求的最大推動力。未來推動MEMS需求增長,主要源于新技術、新功能、新場景:1)物聯網為MEMS技術創造了新需求;2)功能日益豐富的可穿戴設備為MEMS技術提供了新機遇;3)汽車智能化的發展也會引致MEMS技術需求大幅增長;4)人形機器人產業化將為MEMS技術發展注入新發展動力。Yole預測,2028MEMS傳感器市場規模將達200億美元,對應2022-2028年復合增長率達5%。

后發追趕,國產替代空間廣闊。

國外廠商由于起步較早,在整體資產規模、資金實力和技術水平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目前占據了全球主要的市場份額。但MEMS傳感器定制化屬性強,應用領域要求差異大,行業內企業在主要產品方向、應用領域等方面各具特點,這為國內企業追趕提供了契機。個別細分領域,國內廠商通過持續加大投入、加強自主創新,在全球廠商排名中位次不斷提升,印證國內廠商是有潛力與國際老牌廠商同臺競技。展望未來,我們認為,在中美貿易爭端大背景下,政策助力下,國產替代有望加速。

本小節為《技術躍遷專題研究系列之八一MEMS傳感器全景透視》研報部分主要觀點摘錄,報告更詳細內容請參看中信證券研究《主題策略|MEMS傳感器全景透視》文章 。

中金公司:傳感器產業鏈有望成為2023年及更長期的投資主線之一

有一些評價認為,中金公司的研究報告在業內處于第一梯隊水平,尤其是對宏觀政策的分析,中金的報告在投資策略上和宏觀走向上是最有實力的。

近期,中金公司發布了針對半導體市場的系列研究報告,以《機遇》系列報告命名,其中第一期專門分析的,就是中國的傳感器市場——機遇系列一:萬物智聯,入口傳感升級》。

該報告認為傳感器產業鏈有望成為長期的投資主線之一,我國占全球主要消費市場,但傳感器產業鏈缺乏龍頭,國產傳感器產業鏈有望誕生優秀的龍頭公司。

以下為部分摘錄:

半導體的投資邏輯:市場規模=舊終端*1+電子化提升率)+新終端*滲透率。舊終端電子化率的提升、新終端滲透率的增長,均以傳感器為關鍵入口。后疫情時代,隨著消費者對健康關注度的提升、制造業對數字化生產的重視、以及智能汽車的加速滲透,我們認為傳感器產業鏈有望成為2023年及更長期的投資主線之一。

全球傳感器市場規??捎^,產業鏈誕生了營收近六千億人民幣的器件/設備龍頭和營收超千億人民幣的芯片龍頭。根據Allied Market Research,2020年全球傳感器市場規模約1700億美元,該機構預計到2028年達到3428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速9.2%。汽車市場增速有望高于行業平均,根據Markets and Markets,2021年全球汽車傳感器市場規模251億美元,預計到2026年達475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速13.6%。全球MEMS傳感器龍頭、汽車Tier 1龍頭德國博世Bosch FY21營收787億歐元;全球模擬芯片龍頭美國德州儀器TI FY21營收183億美元。因此傳感器賽道規模大,產業鏈龍頭效應顯著。

我國占全球主要消費市場,但傳感器產業鏈缺乏龍頭。A股上市公司中,營收規模由大到小依次是圖像傳感器芯片廠商韋爾股份、傳感器/存儲/MCU芯片生態化布局的兆易創新、無線通信射頻前端芯片廠商卓勝微、聲學傳感器封裝/模組的國產龍頭歌爾微電子(已提交IPO申報),FY21營收分別為241億元、85億元、46億元和31億元。而在模擬芯片和汽車傳感器領域,國產龍頭圣邦股份和保隆科技等FY21收入僅分別為22億元和39億元。

全球產業鏈重塑的背景下,我們認為國產傳感器產業鏈有望誕生優秀的龍頭公司。我國物聯網和新能源汽車需求旺盛,關鍵芯片生產所需的材料、工藝和設備國產化能力強,我們認為新形勢下有望實現供需內循環。

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版權所有   |   京ICP備13023518號-1   |   京公網安備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莊大街16號1號樓6層   |   郵編:100037   |   電話:010-68596456 / 68596458
戰略合作伙伴、技術支持: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機經網(MEI)

国产网曝门事件精品视频_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丫_丰满人妻被快递员侵_va欧美va在线_码亚洲中文无码av在线